每周二、周五,深圳人一起做好这件事!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蚊虫一般都是春季开始有,夏季到秋季数量达到高峰,但并不是温度越高就越多。实际上,蚊虫最适合生存繁衍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近期南方的气温刚好是它们的“舒适区”。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蚊虫一般都是春季开始有,夏季到秋季数量达到高峰,但并不是温度越高就越多。实际上,蚊虫最适合生存繁衍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近期南方的气温刚好是它们的“舒适区”。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蚊虫一般都是春季开始有,夏季到秋季数量达到高峰,但并不是温度越高就越多。实际上,蚊虫最适合生存繁衍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近期南方的气温刚好是它们的“舒适区”。因此,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蚊媒传染病高发期相对较长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提醒,当前已进入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受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叠加影响,一些地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
在传染病预防方面,每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一次正确的个人防护,都在为全民健康筑牢防线。
受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叠加影响,南方一些地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提醒称,当前已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一些区域正在开展蚊媒传染病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请注意防蚊灭蚊。此前,广州出台新规,加强病媒生物预
今天(10月13日)是第76个“世界保健日”,这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提醒我们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尤其是在传染病预防方面,每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一次正确的个人防护,都在为全民健康筑牢防线。
昨日(13日)下午1点,“杨柳”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台湾,随后强度虽有所减弱,但仍以每小时30到35公里的速度向福建、广东沿海靠近。正是其庞大的外围气流,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内陆。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传播,科学防蚊是关键。针对公众关心的驱蚊产品选择、日常生活与度假防护、特殊人群保护及环境治理等核心问题,健康报记者专访了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请他为大家解读基孔肯雅热的防控要点,助力公众科学防
2025年7月以来,我国广东省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最新数据显示,7月27日至8月2日短短一周内,广东就新增近3000例病例,疫情波及十余座城市。当前正值蚊媒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广东省基孔肯雅热防控的关键期。目前,广东疫情形势如何?是否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未来疫情发
“基孔肯雅热患者会痛一辈子”、“关节会被毁掉”……近日,这类耸人听闻的说法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恐慌。随着广东佛山等地报告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关于疾病后遗症的疑问也甚嚣尘上。
2025年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例。
“基孔肯雅” 一词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南部,描述人们感染该病毒后关节痛、弯腰驼背的症状,花斑伊蚊是其主要传播者。
6月25日~28日,2025国门生物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第七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在青岛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进出境生物安全研究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联合主办,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支持,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山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协办,中
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深圳市疾控中心也发布了最新的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提示近期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全市设置的442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195个,占了44.12%,其中高密度有3个,分别是南山区沙河街道荔园新村、宝安区西乡街道铁仔山公园和龙岗区南湾街道樟树布公园。
近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5月下半月(16日-31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近期,新冠相关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不少网友称自己又“阳了”。6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5年5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分析结果显示,5月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在5月下旬达阶段高点后开始下降,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整体高于北方省份。
本文来源:医学界综合整理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指出我国登革热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南方省份媒介伊蚊密度显著升高,广东、云南等地存在本地传播扩散风险。
6月7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5月下半月(5月16日—31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